蘇州榮軒環保有限公司
地址: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東山大道4088號
聯系人:董經理 18915418820
電話:0512-66294806
傳真:0512-66294852
E-mail:Doishero@rep88.cn
網址:www.cdmhd.com
近日,生態環境部向寧夏、內蒙古、黑龍江、河南等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移送了部分環評機構問題線索。在編制環評文件過程中,這些機構涉嫌違反國家有關環境影響評價標準和技術規范規定,編制的環評文件存在嚴重質量問題,也有部分環評機構為應付檢查,弄虛作假,修改多份環評文件。
網民認為,相關環評機構炮制虛假、低劣的環評報告,背棄了起碼的職業道德。環保部門應保持高壓執法態勢,對環評造假零容忍,進一步加強行業規范,對違規機構和人員進行嚴肅處理,從而肅清環評領域的亂象。
環境影響評價是保護環境的第一道“閘門”,環評機構和專業人員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然而,一些地方環保“閘門”失守,環評反而成了污染的幫兇。
網民“安野”表示,環評市場魚龍混雜,一些小的環評機構在市場上運作不規范,擾亂市場。有從業人員曾表示,一些小項目根本不會到現場實地考察,都是依葫蘆畫瓢,從網上粘貼復制就可以了,半天時間完成一份報告。
網民“趙章元”認為,環評程序要注意實事求是,但現在很多企業掏錢委托環評機構出具環評報告,企業給的錢多了,環評機構往往什么都敢寫。環評單位盲目站在企業一邊,喪失了客觀、公正立場。這種現狀不改變,環評報告的真實性就很難保證。
網民建議,監管部門對環評行業的規范管理工作要進一步加強,對環評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從嚴監管。各級環保部門在受理和審批環境報告書和報告表過程中要嚴格把關,對那些胡編亂造、環評結論預測也不準確的報告書、報告表不予審批。同時對環評質量不高的,弄虛作假的環評機構和人員,不僅要進行嚴厲處罰,而且還要取消其資質。
此外,網民還認為,要加強環評過程的公眾監督,加大信息公開力度,使環評報告更加開放透明。同時,加強環評誠信體系建設,把不誠信的、惡意造假的機構和人員放入黑名單。只有從執法機制和管理體制上雙管齊下,才能終結環評亂象,讓環評回歸獨立與公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