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州榮軒環保有限公司
地址: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東山大道4088號
聯系人:董經理 18915418820
電話:0512-66294806
傳真:0512-66294852
E-mail:Doishero@rep88.cn
網址:www.cdmhd.com
晨風裹挾著熱浪撲面而來。韋毅如往常一樣,選擇騎行去上班。作為國際環保機構野生救援的資深項目官員,這是他風雨無阻堅持的通勤方式。
但這兩年的夏天,騎行變得格外艱難。“我每天騎車上班,能明顯感到極端天氣變多,這直接影響騎行的頻率。夏天騎行時,感覺汗流浹背的狀態正變得越來越多。”
車輪碾過發燙的柏油路,這位1993年出生的年輕人真切體會到IPCC報告里的結論——全球大多數地區的極端高溫變得更加頻繁和強烈,而這正在具象為悶熱的日常。
“五怪”,年輕人氣候行動的“絆腳石”
氣候變化,這個曾經宏大遙遠的概念,如今已成為我們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新常態。根據《2024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》數據顯示,63.73%的受訪者已經感知到氣候變化對于日常生活的影響,3157位受訪者中的2012位進一步提出了他們對于氣候變化的理解,連續高溫、干旱、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系被越來越多地提及。
而更年輕的群體在面對氣候議題時,究竟有著怎樣的態度?在韋毅看來,同齡人既存在行動意愿,也面臨多重現實阻礙。
“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與氣候變化緊密交織——從清晨出門乘坐交通工具,到工作間隙享用美食飲品,再到下班后休閑娛樂所涉及的各種活動……這些日常行為既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,也在不斷影響著氣候變化的進程。”韋毅指出,“但在現實生活中,個人的氣候行動也有著絆腳石,我們提煉總結為‘五怪’。”
“懶怪”認為忙碌生活中無暇顧及氣候行動;“貴怪”覺得低碳消費成本高昂;“暈怪”因缺乏行動路徑而迷茫;“愁怪”因議題宏大而自我否定;“躺怪”則抱持“個體無力”的消極態度。
氣候變化“五怪”
“這些心態本質上是年輕人對氣候行動的真實困惑,也包括我在內,當氣候行動與生活便利性產生距離時,普通人很難理所當然地踐行。”韋毅說。
年輕人的“五怪”心態,被寫進了野生救援與商道縱橫聯合推出的《公眾氣候行動手冊》3.0版。這份倡導低碳生活的手賬,首次聚焦氣候行動、塑料與循環經濟兩大議題,采用沉浸、真實和碎片化的手賬形式,拼搭個人在消費過程中與企業互動的行動圖景,進而提升公眾主動參與氣候行動的意愿。
“事在人為,人們其實可以做得更多。”韋毅堅信,年輕人在“活好當下”的同時,也能不斷挖掘生活中的氣候變化靈感。
積極的轉變在發生。就在幾天前野生救援參加的“瓶行宇宙”創新節活動中,野生救援嘗試以手賬形式引導年輕人記錄日常氣候行動。“我們帶了紙卡和筆,邀請大家回看生活,探尋屬于自己的氣候行動。盡管現場下著大雨,但沒想到很多人積極參與,主動繪制和書寫自己的故事。”這種非說教的互動方式,讓年輕人感受到氣候行動與個體生活的連接——“當視角轉向自己時,他們很愿意參與。”韋毅說。